医院既要救人又要赚钱,而人身安全没有保障,这使得加在医生身上的压力更大。
“大多数医生对于自己的付出,比如加班、工资低,其实并没有很大的抱怨,但人身安全没保障就会导致很多问题。”江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医生程宗佑坦言,职业环境的恶化让他有时倍感疲惫。“一方面,一些负面的、渲染情绪的报道,让医生的职业荣誉感正在淡化;另一方面,医院既要救人又要赚钱,加在医生身上的压力更大”。在江西一所民营医院放射科工作的80后青年医生杨少鹏认为,要加强医生职业安全,需要从两方面考虑。作为医生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不能把个人情感带到工作当中。“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前来就医的患者能理解医生的辛苦”。
近年来,医疗行业快速发展,但医患关系、医生职业待遇、就医环境等问题也频频引发社会关注。身处当下的医疗环境中,医生对自己的职业满意吗?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专业医患交流APP“春雨医生”,对467名医务工作者进行的“医生职业满意度”调查显示,仅38.4%的受访医生满意目前的工作,26.1%的受访医生表示不好说,39.6%的受访医生对自己的工作明确表示不满意。
受访者中,普通医生占96.8%,管理人员占0.4%,医技人员占0.9%。
71.1%受访医生感觉当下医患关系紧张
是什么导致了医生职业满意度低?调查显示,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成为首选,79.0%的受访医生选择此项。其次是工作时间长、压力大(66.4%)。第三是医患矛盾突出(61.0%)。其他还有:职业发展受限(37.7%)、身体健康状况下降(35.8%)、心理满足感减少(35.6%)、社会声望有所下降(35.3%)。
“我早就跟老公说好,不能靠我赚钱了。”在北京市海淀医院工作的崔医生说,“现在医生收入水平整体偏低,这与医生的劳动、知识所体现出的价值是不对等的。而且整体环境是唯金钱至上,很多人评价一件事要不要去做、值不值得做,首先就要看能拿到多少钱。这样的环境是不会培养出好大夫的。”崔医生表达了她对目前行医环境的担忧。
调查中,仅5.6%的受访医生认为当下医生执业环境比较好。26.3%的受访医生认为一般。68.1%的受访医生直言医生执业环境差,其中20.1%的受访医生认为非常差。
“比较满意的一点是,目前工作的劳动强度还可以,我没有觉得承受不了。”崔医生认为,在目前这种对医生的管理、评价考核体系相对陈旧的情况下,让医生积极健康地追求业务水平和能力,是较为困难的。
江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医生程宗佑,对自己的职业安全产生了深深的忧虑。他坦言自己曾不止一次受到过人身威胁。“去年八九月份,有一个病人心源性猝死。病人家属情绪很激动,威胁要抱着我一起去跳楼。好在当时身边人比较多,他刚说出这句话、有点动作就被周围人阻止了”。
崔医生认为,现在一些患者看病都是抱着“先入为主”的心态。“受到一些负面新闻的影响,患者对医生产生了不信任感,认为医生是想从他们身上多赚钱。这样的环境导致更多医患矛盾的产生”。
调查中,71.1%的受访医生感觉当下医患关系紧张,其中18.2%的受访医生直言非常紧张。20.3%的受访医生认为一般。仅8.6%的受访医生认为医患关系较和谐。
在江西一所民营医院放射科工作的80后青年医生杨少鹏认为,要加强医生职业安全,需要从两方面考虑。“作为医生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充分履行救死扶伤的责任,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排除患者对医疗人员的误解,不能把个人情感带到工作当中。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前来就医的患者能理解医生的辛苦”。
72.0%受访医生不愿“子承父业”
“委曲求全。”程宗佑用这个词来概括自己现在的工作状态。
“大多数医生对于自己的付出,比如加班、工资低,其实并没有很大的抱怨,但人身安全没保障就会导致很多问题。”程宗佑坦言,职业环境的恶化让他有时倍感疲惫。“一方面,一些负面的、渲染情绪的报道,让医生的职业荣誉感正在淡化;另一方面,医院既要救人又要赚钱,加在医生身上的压力更大”。
调查中,28.1%的受访医生表示自己在“夹缝中行医”,27.4%的受访医生觉得心力交瘁,16.7%的受访医生感到无可奈何,9.4%的受访医生表示心灰意冷。
在是否会让孩子学医的问题上,崔医生表示,会尊重孩子的决定,但会告诉她做医生面临的处境。“因为到了那个时候,她会有自己的志向和追求。我会告诉她事实是什么,所面对的医疗环境是什么,在这种环境下会遇到哪些问题”。
数据显示,72.0%的受访医生不愿让子女“子承父业”学医,仅7.5%的受访医生愿意让子女学医,20.6%的受访医生表示不好说。
“医生这份职业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成就感。治好一名患者,一个生命在你手中康复,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每天可能都会救很多人,老了回过头来想想,也是很有价值的回忆。如果有缘的话还会遇到以前的患者,看到他们现在生活得很好,自己也会产生一种社会成就感。”杨少鹏表示,还是愿意孩子从事这个行业。“我相信随着医疗改革的逐步推进,在未来的几年整个医疗环境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作为父亲,我还是希望他能够从事这份高尚神圣的事业”。
调查中,15.6%的受访医生对医生这一职业仍有所期待。
受访医生期待未来5年收入待遇和医患关系有所改善
虽然有近四成受访医生不满意自己目前的工作,但在未来职业道路规划上,仍然有57.6%的受访医生愿意继续从医。
“青年医生处在‘夹心层’,虽然很累,但一旦救活一个病人,那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是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北京某三甲医院心外科的徐医生认为,除了职业自豪感,专业能力的提高也是促使他继续行医的主要动力。“这个行业的门槛相对还是比较高,对个人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高,凭着专业技能还是能过得不错。而且多数患者是愿意与医生沟通的,对立情绪比较少”。
也有26.1%的受访医生表示有机会就会转行,16.3%的受访医生尚在犹豫。
未来5年,医生期望职业生涯在哪些方面有所提升?调查中,收入待遇(86.1%)、医患关系(70.5%)和职业安全(66.6%)位列前三。接下来是:工作环境(66.4%)、专业水平(61.7%)、工作前景(47.1%)、职业荣誉感(47.1%)、社会声望(44.3%)。
“我现在是初级职称,希望未来5年在专业技能上得到提高,得到中级职称。有更多的业务培训机会。”杨少鹏表示,相对于从业多年的老前辈来说,作为青年医生的他们,更看重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工作环境的改善。
谈及目前医疗行业存在的问题,崔医生认为,现在看病越来越依赖机器检查,人身体力行的检查越来越少,所以积累的经验也越来越少。“这和西医自身特点有关。一个症状可能对应着很多原因,检查是为了排除一些原因。同时,医患关系的紧张也会促使医生进行自我保护,要求患者做全面检查,否则可能会产生医疗纠纷。但这种思维模式会导致过度医疗”。
调查中,58.5%的受访医生直言当下过度医疗现象普遍,仅20.2%的受访医生认为不太普遍。
“从患者的角度讲,他们总是希望得到最全面的检查。如果患者执意要求,我们也还是会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但医生有责任从专业的角度告诉他们,是不是需要做那么多检查。” 杨少鹏说。
本次调查中,81.2%的受访医生在26~44岁,16.9%的受访医生在45~59岁,25岁及以下的占1.3%,60岁以上的占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