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Hello user, you are not logged in! login

宫颈癌放疗

  • time:2014-7-24 13:38:42
  • hits:4,084

放疗可用于宫颈癌各期的治疗,但主要用于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
宫颈癌的放疗包括腔内放疗和体外放疗两部分,二者相辅相成达到理想的剂量分布。
(一)放疗的分类
1.腔内放疗:目前,大多采用腔内后装放疗。其剂量率分为高剂量率(A点剂量率>20 cGy/分),低剂量率(A点剂量率<3 cGy/分)及中剂量率(介于高剂量率和低剂量率之间)3种。我国基本上为高剂量率后装放疗,所用放射源为192Ir或60Co。
2.体外放疗:用60Co远距离治疗机或加速器进行盆腔外垂直照射,与腔内照射互相补充。照射方式有:(1)盆腔前后双野全盆腔照射;(2)盆腔4野照射;(3)多野等中心照射,照射野面积如为全盆腔照射,则为(15~18) cm×(13~15) cm(宽×长),上界相当于第4~5腰椎水平,下界为耻骨联合上缘下4~5 cm,外界为股骨头中线。此照射野包括髂总下、髂内、髂外、闭孔及骶前淋巴结群,若为4野照射,可于全盆腔照射野中央挡(3~4) cm×(13~15) cm铅块。
(二)放疗方案
1.高剂量率腔内后装照射加全盆腔照射加盆腔4野照射:本方法应先进行全盆腔照射,其后同时进行腔内后装放疗及盆腔4野照射。(1)全盆腔照射:每周5次,每次Dm 2.0~2.5 Gy,盆腔中心总剂量每3周为20~25 Gy左右。(2)腔内后装放疗:每周1次,宫腔及阴道治疗可同时或分别进行,每次照射剂量5~6 Gy,总剂量30~36 Gy。(3)盆腔4野照射: 每周4次,每次Dm 2.0~2.5 Gy,宫旁总剂量每3周为20~25 Gy左右。若增加全盆腔外照射剂量,则需减少腔内放疗剂量,若体外照射均以全盆腔方式进行,则腔内后装放疗可于体外结束后2周进行。
2.中剂量率腔内后装放疗加全盆腔照射加盆腔4野照射:本方法与上述方案方法基本相同,唯A点总剂量略高,为36~40 Gy,若不进行盆腔照射,则体外4野照射宫旁组织总剂量为40~50 Gy,腔内后装放疗总剂量为50 Gy。
3.低剂量率腔内后装放疗加盆腔4野照射:本方法腔内与体外放疗可同期进行。(1)腔内放疗: 每周1次,每次A点,剂量12~16 Gy,宫腔及阴道可同时进行,A点总剂量52~65 Gy。(2)体外放疗:每周4~6次,每次Dm 2.0~2.5 Gy,宫旁总剂量为40~60 Gy。
(三)放疗中的个别对待
个别对待是宫颈癌放疗中的重要原则。上述治疗方案不一定适合每个具体病例,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设备,调整治疗方案,如:(1)早期浸润癌, 单纯腔内放疗即可;(2)宫颈局部体积大,可增加局部剂量或给以消除量;(3)阴道侵犯多且狭窄,宫颈呈空洞合并炎症,则可从全盆腔照射开始,并可增加全盆腔照射剂量,相应减少腔内放疗剂量;(4)阴道浸润及孤立转移,可用阴道塞或模子治疗;可疑腹主动脉旁转移者,可沿腹主动脉走向,向上扩大照射野,照射野宽8 cm,上界可达第10胸椎下缘,剂量为35~45 Gy,照射时注意保护脊髓及肾脏。
(四)姑息性放疗
本方法主要用于止血、止痛、改善盆腔病变。
(五)放疗方案的选择
1.放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证较广,各期宫颈浸润癌及不适于手术的原位癌均可采用放疗,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禁忌:(1)骨髓抑制:周围血白细胞总数<3×109/L,血小板<7×109/L者;(2)急性或亚急性盆腔炎症未获控制者;(3)肿瘤广泛,恶液质;发生尿毒症者;(4)急性肝炎、精神病发作期、严重心血管疾患未获控制者。
2.治疗方案的选择原则:(1)根据病情的早晚:一般情况下,病变局限于盆腔内,临床无明显盆外转移,盆腔脏器浸润不严重者,均用根治性治疗方案。(2)根据治疗单位的设备条件和治疗经验:无后装治疗设备的单位,可选择传统的常规腔内放疗方案;有高剂量后装机的单位,按高剂量率方案进行。(3)根据患者及病变具体情况选择,可参照“放疗方案”一节。此处不另阐述。
(六)辅助治疗
放疗期间应对有关合并症进行治疗。贫血应予纠正,必要时可输血,并予高蛋白饮食,辅以维生素B、C等。出现放射反应者应予以处理,并可服用中西药物治疗,放疗反应严重时应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治疗期间应注意盆腔炎症的防治。应进行阴道冲洗,对宫颈肿瘤坏死感染者,可局部用碘氟,也可用2%过氧化氢液清洁局部;对有盆腔压痛、白细胞高者,可用抗生素治疗;应注意宫颈管通畅,减少宫腔积脓的发生;疑有子宫穿孔时,应给予抗生素处理。
(七)手术前后放疗
1.术前放疗:主要采用腔内放疗,适应于:①宫颈较大的外生型肿瘤;②Ⅱa期阴道侵犯较多;③粘液腺癌,鳞腺癌,透明细胞癌;④病理分级Ⅲ级以上,剂量给予腔内放疗全量的1/3~1/2。于放疗完成后4~6周内手术。
2.术后放疗:补充手术不足,主要采用体外照射,适用于:①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②血管及淋巴管有癌栓及手术不彻底者,剂量给予40 Gy。由于手术造成解剖的变异及组织粘连给术后放疗增加了困难,放疗前应进行消化道造影,以了解肿瘤与周围器官尤其是和肠道的关系,以便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案。可于手术后2周进行。
(八)放疗并发症的防治
宫颈癌放疗引起的并发症,可分为近期反应和远期并发症。其中以直肠、膀胱并发症最为重要,其发生的有关因素有阴道狭小,腔内放射源位置不当;子宫过于前倾或后倾,放射剂量过高等。此外,患者年龄、既往盆腔炎史以及某些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也易加重放射损伤。因此,在治疗前要充分估计,强调个别对待,尽量去除放疗并发症的诱发因素,特别是保持放射源于正确位置。既要治愈疾病,又要尽量减少反应。
1.近期反应: 发生在治疗中或治疗后3个月内,一般不严重。(1)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以及血象变化。反应程度与患者的神经类型、年龄、全身情况等均有关系,一般经对症治疗,并给高蛋白、多种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饮食,多能继续治疗。(2)直肠反应:表现为排便疼痛、粘液便、腹泻、便血、里急后重等,直肠镜检查可见宫颈水平附近的直肠前壁粘膜充血、水肿。必要时暂停放疗,给予对症治疗,待症状好转后,再恢复放疗。(3)膀胱反应: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血尿、排尿困难等,经抗炎、止血及对症治疗,症状很快消退,必要时暂停放疗。
2.远期并发症:(1)放射性直肠炎或乙状结肠炎:多数发生在放疗后半年至1年内,按直肠病变程度分为3度。①轻度:有症状,直肠镜检查可见直肠壁粘膜充血、水肿。临床检查肠壁无明显增厚及溃疡者;②中度:肠壁有明显增厚或溃疡者;③重度:肠管有明显狭窄、肠梗阻、肠穿孔需手术治疗或直肠-阴道瘘形成者。一般轻、中度放射性直肠炎以保守治疗为主,消炎、止血及对症处理,也可用药物保留灌肠。如以便血为主,可每次于灌肠液内加入1 ml 1‰肾上腺素。(2)放射性膀胱炎:多数发生在放疗1年以上,按临床表现分为3度。①轻度:有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膀胱镜检查,可见粘膜充血、水肿;②中度:膀胱粘膜毛细血管扩张性血尿,可反复发作,有时形成溃疡;③重度:膀胱-阴道瘘形成。对轻、中度放射性膀胱炎,采用保守疗法,抗炎、止血及对症治疗,保持膀胱空虚。失血多者需输新鲜血,重度损害者,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3)放射性小肠炎:小肠放射性损害较直肠少见,临床表现为稀便、排便次数增多、粘血便、腹痛等,可对症处理。严重时出现小肠溃疡、梗阻、穿孔,需手术治疗。(4)盆腔纤维化:特别在大剂量全盆腔放疗后,可引起盆腔纤维化,重者可继发输尿管梗阻及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可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