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Hello user, you are not logged in! login

杨慧霞:中国产科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 source:中国妇产科在线
  • time:2015-5-6 16:18:05
  • hits:1,787

    近年来,我国产科在母体医学、胎儿医学及普通产科几方面取得巨大进步,孕产妇死亡率呈现明显下降,但产后出血仍然是目前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而且,因产后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大多数是可避免的,值得深思。

  产科规范制定 促进产科与国际接轨

    自2007年产科出台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规范(草案),现已陆续发布10多项产科诊治规范以及专家共识。2014年,科学组专家组修订并发表了《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2014)》。首次发表了《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胎膜早破诊断处理规范(第1版)》。

进一步促进自然分娩 降低剖宫产

    近年我国很多地区的剖宫产率已明显下降,北京地区剖宫产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剖宫产率高达51.8%,2014年已降至42.5%,降幅达18.0%。2014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颁布20周年,国家爱婴医院复审已将母乳喂养和剖宫产率定为妇幼保健院的考核指标之一,提出要减少及避免无医疗指征的剖宫产。

胎儿医学的快速发展

    产前筛查与诊断一直是我国出生缺陷防控的重要手段,加强单基因病,遗传代谢病等筛查,推进以产科为核心的多学科会诊平台建设,是产前诊断工作的重点问题。目前国际上陆续发布了针对无创产前检查技术(NIPT)临床应用的指南,强调孕妇在接受NIPT前应进行充分遗传咨询。此外,我国多胎妊娠诊治规范即将发布。国内已开展了针对性的胎儿宫内治疗,如复杂双胎的宫内治疗、EXIT术,将胎儿疾病的治疗窗提前,提高了围产儿的活产率和生存质量。

大数据时代协同创新

    我国拥有大量孕产妇和新生儿相关疾病的临床资源,主要涵盖产前筛查诊断、胎儿发育缺陷、个体基因测序和数据快速处理、孕期筛查项目卫生经济学评价(如孕期甲状腺疾病筛查、妊娠期糖尿病等最佳筛查策略)等。利用大数据将各种组学进行综合及整合,既能为疾病发生、预防和治疗提供全面、全新的认识,也有利于开展个体化医学,即通过整合系统生物学与临床数据,可更准确地预测个体患病风险和预后,利于有针对性地实施预防和治疗。